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三個維度
文章來源:甘肅路橋公路投資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7-24 11:21:30
瀏覽數:12114次
郝華
(中共南通市委黨校法學行政教研室,江蘇南通226007)
摘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已經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是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做出的莊重承諾。圍繞三個維度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半富內涵,一是以歷史維度理想定位,凸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旨忠心。二是以哲學維度理性把位,篤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維信心。三是以實踐維度務實落位,彰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現實用心。
關鍵詞:初心;使命;歷史;哲學;實踐;維度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994(2018)05-0031-05
習近平在紀念建黨95周年大會上指出:“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黨的十九大報告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成為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做出的最莊重承諾。
一、以歷史維度理性定位,凸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旨忠心
歷史是一幅畫卷,它展開了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波瀾壯闊和跌宕起伏;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延展著中國共產黨的漫漫長路和探索征程;歷史是一面明鏡,它映照著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成就與滄桑曲折。當我們走向歷史深處,會情不自禁地記起一位偉人的初心:“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是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1]這是對初心和使命中主旨忠心的理性表達。
(一)回望歷史起點,重溫原初之心和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十月革命的炮聲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黨的“一大”的召開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的歷史起點。
1. 把握歷史變遷大勢,確立立黨之本。20世紀初的中國,革命形勢風起云涌,潮起潮落,仁人志士們都在思考,中華民族的路在何方?中國人的明天在哪里?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先驅們洞察到曙光的來臨,并嗅到革命浪潮會接踵而來,并且預言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歷史潮流,必將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2]黨的“一大”討論通過的黨的綱領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宣示,昭告天下,自黨誕生之日起,把“信仰共產主義,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實行共產主義”作為立黨之本。
2. 順應歷史發展情勢,明誓立民之心。革命形勢的蓬勃發展激發早期的共產黨人把握歷史發展的方向,跟隨歷史前進的腳步,呼應歷史車輪的節奏,牽掛國家之興亡,掛念人民之疾苦,憑借赤誠的愛國之心和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憂國之所憂,哀民之所哀,下定決心挽救“神州陸沉”,“為生民立命”,救民眾于水火。
3. 肩負改造歷史重任,宣示立新之意。許多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家和活動家從青少年時代就立下“改造中國和世界”的鴻鵠之志,扛起以天下為己任的匹夫之責,深切關注民族命運,苦尋救國救民的真理,立志“再造中華”,開創新世界,“我們年輕人一定要有憂國憂民之心,一定要干出一番救國救民的事業,才不枉這一生一世。”[3]
(二)審視歷史節點,勿忘初心依舊,使命在肩
在我黨90多年的發展征程中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其中的關鍵歷史節點尤為令人關注,遵義會議的召開,挽救了黨和紅軍,顯示中國共產黨開始走向成熟;黨的七大的召開,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標志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的思想實現歷史性飛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工作,開啟改革開放的偉大戰略,凸顯中國共產黨不斷開拓創新的使命意識;黨的十九大的召開,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國夢所展示的無比自信。
1. 以建立新世界的理想帶領人民站起來,開啟民族振興之路。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的偉大意義在于中華民族以獨立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站在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以鎊礴氣勢展示大國國威,彰顯歷史底蘊;中國人民以昂揚的斗志和沖天的雄心走上了民族振興的歷史征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2. 以改革開放戰略激勵民眾富起來,開拓民族發展之路。改革開放偉大戰略的實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打破舊有體制機制的朿縛;極大地解放思想,沖破藩籬,激發人民勇于創新的意識;極大地改變貧窮和落后的面貌,激勵人民走向富強,實現共同富裕,中國共產黨以自我革新的勇氣懷揣初心,以改革開放的意志肩負使命奮力開拓民族發展之路,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科學發展是最硬的道理,全面發展是最高的追求,可持續發展是最好的路徑。
3. 以新時代思想實現國家強起來,開辟民族強盛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產生新飛躍,理論思維更加成熟,話語表達更加自信,實踐邏輯更加縝密;意味著“中國道路”的價值目標、“中國方案”的價值參照、“中國智慧”的價值追求越發彰顯時代意蘊和當代意義;意味著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為實現中國夢,“中國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三}憧憬歷史終點,始終永葆初心,牢記使命
馬克思的初心就是建立“以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聯合體,即共產主義社會,所謂全面發展就是使“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⑴所謂自由發展就是每個成員既能自由發展,又能和其他成員建立起互為條件,互為影響的發展關系。同時,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社會不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狀態,人類社會一旦到達共產主義階段,決不會停止在這兒,而會越過共產主義社會階段,繼續前進。
1. 展示治國理政新方略,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出治國理政新方略,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合社會“最大公約數”構筑“中國精神”,推崇“中國價值”;以和諧理念構建“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以生態文明為指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山清水秀的“美麗中國”。
2. 堅定新時代理想抱負,實現復興夢想的輝煌盛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處于新的歷史方位,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向全黨和全國人民宣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新時代理想抱負,新時代理想,吹響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集結號,它匯聚了國家意志、人民意愿和民族希望,凝聚了時代思想、當代價值和現代精神,深入人心、深得民心;新時代理想,吹響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沖鋒號,它激勵人們堅定理想,志存高遠,行穩致遠,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甘當新征程的急先鋒,誓成新長征的開路人。
3. 牢記最高奮斗使命,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理想世界。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理論支撐和精神支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6)不斷豐富和完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保障各項權益、多元利益得到充分滿足和有效實現,因為“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7]
二、以哲學維度理性把位,篤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維信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個哲學命題,隱含哲學上的三個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一個人不忘初心就會謹記自身的角色定位、責任擔當和使命要求;一個人不忘初心就會抱定理想,認準來路,踐行使命;一個人不忘初心就會沿著正確的航向,行穩致遠,駛向彼岸。
(-)理性篤思初心中的哲學基因,解開初心和使命的思維密鑰
初心不常顯露,猶如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層,卻根植于哲學思維的深處,每遇抉擇取舍之時,它便撥動思維密碼,開啟心智符號,解開最初的動因。
1. 探尋初心中的文化脈絡,展現黨內政治文化的引領性。初心中的黨內政治文化伴隨黨的歷史征程不斷孕育和成熟,形成了源頭清晰、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的黨性政治文化思想體系,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在完成初心,實現使命的進程中發揮著引領作用。加強政治文化修養能夠增強使命意識,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理想目標,牢記歷史使命;加強道德文化修養能夠傳承優秀傳統思想文化的歷史底蘊,彰顯當代理想價值的時代意蘊;加強理論文化修養能夠拓寬理論視野,提升思想境界,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把握理論精髓,實現新飛躍,達到新高度。
2. 厘清初心中的思想源頭,闡明新時代精神的開創性。一個大黨誕生于一條小船,“紅船精神”成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它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伴隨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開創了一個又一個嶄新時代。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始終立于歷史的潮頭,引領時代的發展;以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置身改革的前沿,推動偉大事業不斷前行;以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肩負職責和使命,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初心中的思想源頭成為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成為中國共產黨改革精神的邏輯起點,成為中國共產黨新時代精神的夢想起點。
3. 把握初心中的思維向度,明示理想坐標的標識性。初心中蘊涵著多軌跡的思維向度,紛紛對照目標的終點和理想的高點,標識度清晰,指向性鮮明。以縝密的邏輯思維推演和表明初心中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追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中國邏輯”的標注,展示新時代的發展思路;以理性的價值思維宣示和闡釋初心中的理想目標和現實意義,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中國價值”的標簽,展現新時代的發展導向;以清晰的理論思維明確和描繪初心中的實踐要求和美好愿望,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中國道路”的標線,明示新時代的發展旨趣。
(二)理性表征初心中的哲學要義,闡釋初心和使命的思維意蘊
初心中蘊涵著豐富的思維意蘊,蘊藏著明晰的哲學要義和精辟的理論圭臬,多維度表征初心的最初理念和使命的最高理想。
1. 秉承初心,立志謀事,表征歷史意蘊。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先驅們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思想中繼承了實現人類社會崇高理想的夙愿,秉承了砸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想初心,舉起批判的武器,運用武器的批判竭力改造世界,立志謀略天下之事,從歷史的滄桑變遷中探求人間正道,憧憬未來之路,讓共產主義理想如幽靈般在世界的上空永遠游蕩,昭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歷史價值和偉大意義,實現供產黨宣言>〉中提出的歷史預言。
2. 觀照初心,不懈探索,刷新時代意蘊。建立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的初心愿望和理想追求,中國共產黨人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探索,毛澤東發表的《論十大關系》,借鑒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開啟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初創時代;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科學命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改革開放的嶄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社會主義建設推到了更新更高的歷史階段,它深刻揭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有低級形態和高級形態的不同實現形式,生動展示科學社會主義進人新世紀在中國發展的嶄新樣態和實踐形式,在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的基礎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按照高質量的發展要求,高水平的發展目標,高期待的發展愿景,向著社會主義更高的階段不斷邁進,集中表現為“四個自信”,依托于“四個全面”,立足于“五位一體”,在進行“四個偉大”的實踐進程中賦予社會主義全新的時代內涵。
3. 信守初心,不忘來路,彰顯價值意蘊。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多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C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兩個不可避免”的歷史貢獻和唯物史觀的真理價值,使我們更加堅信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發展活力,“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成功,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對世界社會主義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8]中國共產黨人探索的“中國道路”為當代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嶄新的實踐路徑,使世人看到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沿著一條正確的道路上闊步前行,走向勝利的彼岸;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中國方案”為解決發展中的各種難題,跳出各種“陷阱”,邁過各種溝坎,給出了具有借鑒性的多種選項;中國共產黨人呈現的“中國智慧”為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中怎樣實現共商共建共享,實現互惠共贏,做出了客觀的論述和理性的表達。
(三)理性把握初心中的哲學旨趣,表明初心和使命的思維旨歸
人的思維向度和演繹路徑聽從初心的召喚和使命的感召,所憑理性抉擇,依托精神傳承,依賴思想積淀,牢記哲學旨趣,追尋思維的歸宿之地和棲居之所。
1. 憑借理性抉擇,實現初心中的使命寄托。初心中最根本的理性抉擇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的歷史使命擔當,是我們一以貫之,接力探索的正確軌道,“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是實現黨長期執政的信念保證,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信用保證,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保證。
2. 堅守精神傳承,追求初心中的精神歸宿。初心中最恒久的精神傳承就是把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形成的“奮斗精神”發揚光大,代代相傳,這些精神都是我們黨基于“初心”之源積聚起來的精神財富,見證了我們黨“走過的路”,“即便是我們走得再遠”,也永遠不會忘記精神的源頭,永遠堅守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夢想精神,匯聚精神的無窮力量,奮力尋覓理想家園和精神歸宿。
3. 依賴思想積淀,銘記初心中的思想要義。初心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思想要義,就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形成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動員力的強大合力,充分發揮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確保黨成 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三、以實踐維度務實落位,彰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現實用心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觀點,在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9]實踐是永葆初心,踐行使命的現實保證。
(一)緊扣實踐發展主題,顯示初心和使命的時代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實踐征程,發展主題鮮明,發展思路清晰,發展目標明確,融合了初心和使命中的時代要求,充分體現發展的時代特征。
1.注重全方位驅動發展,增強發展的能動性。全方位驅動發展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優化產業為龍頭,以集聚資源為抓手的發展理念,著力找準重點突破方向,補強發展中的短板,實現重點領域的跨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先發展,傳統產業的轉型發展,最大限度釋放發展的潛在動能。
2. 著力全要素協調發展,注重發展的平衡性。全要素協調發展是指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綜合平衡各種關系的發展理念,協調發展注重發展的平衡性,始終讓“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相互把握節奏,協同指揮,有序推進,跨越“中等收人陷阱”,實現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協同配合、均衡一體發展;協調發展強調發展的整體性,注重把分散的部分系統化,把局部的功能整體化,著重整體推進,放大整合之后的疊加效應,提高發展的整體效能。
3. 倡導全領域共同發展,顯示發展的充分性。全領域共同發展是指堅持社會生產和社會事業同步推進,社會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的發展理念,追求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發展績效多重展示,實現發展方式充分轉變,發展總量充分放大,發展態勢充分穩固,“在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0]最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嶄新發展格局。
(二)探索實踐發展路徑,昭示初心和使命的務實性
新時代的發展路徑十分清晰,時間節點明確,實施步驟穩妥,責任擔當到位,使得初心理想和使命意識融人新時代的實踐進程。
1. 走精準扶貧攻堅之路,攻堅克壘。“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實現全面小康,全部脫貧是最“硬”的指標,是最后和最難攻克的堡壘。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是克服“意識貧困”“思路貧困”的消極思想,崇尚“精準扶貧,功在不舍,精準脫貧,志在必得”的實干精神,著力挖“貧”根,尋“困”源,既有政策兜底,又有措施保本;既能對癥下藥,又能實現增收;既要因地施策,又要符合民意,堅持精細化管理、精確化配置、精準化扶持的實踐理念,保證“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11]“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12]
2. 擇全面小康決勝之路,兌現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要實現的第一個百年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出決勝期的總動員令,決勝期必須堅持底線思維,既要對扶貧、脫貧的困難和復雜情況保持清醒的認識,又要在扶貧攻堅中積極作為,敢于擔當;堅持辯證思維,抓住主要矛盾,著力解決發展進程中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既不能擅自拔高標準,吊足胃口,又不能隨意降低標準,敷衍了事;堅持系統思維,實現全面小康是一項系統性建設工程,既有脫貧攻堅任務,還有高水平小康建設要求,既有局部的階段性舉措,還有全局的總體性目標,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3. 定現代化強國復興之路,實現夢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強國的標志體現在綜合國力日益強盛,不僅保持體量大、總量大,而且要求發展質量高,社會效益好;體現在新時代話語體系曰臻成熟,不僅要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而且要向全世界推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中國理念”和“中國智慧”;體現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感召力越發強大,不僅要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思想文化,而且要發揚新時代改革精神、創新精神,把握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機遇,努力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i皆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o
{三)展示實踐發展成果,揭示初心和使命的歸宿性
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就令人矚目,成果豐碩,成績斐然,成效顯著,充分印證和揭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實現初心愿望和使命目標的最終歸宿和根本目的。
1. 把美好生活愿望變成活生生的現實性享受。“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發展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U3]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把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首要考量,把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作為基本追求,把謀求人民更多福祉作為根本任務,憑借鮮活的數據、生動的事實、變化的現實讓老百姓真切感受和享受生活的改善,環境的美化和政策的實效,因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4]
2. 把多重利益訴求轉成沉甸甸的保障性獲得。隨著改革進人“攻堅決勝期”,人們對改革的期望值不斷上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發展前景有著更高的期待,呈現出多重利益訴求的相互交織和多重疊加,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成為新時代黨執政的現實追求。讓人民群眾能夠守望蔚藍的天空,呼吸新鮮的空氣,相伴綠水青山,產生愜意的綠色獲得感;讓人民群眾能夠感受社會的公平正義,發展機會的均等,改革舉措的務實,產生美好的價值獲得感;讓人民群眾能夠體驗社會文明度提高,人文關懷盛行,文化生活多彩帶來的精神獲得感。
3. 把基層實踐成果匯成美滋滋的整體性滿足。基層實踐成果最能體現改革的成效,最能證明發展的成就,最能驗證執政的成色,讓更多的實踐成果惠及基層民眾是基層執政的最大追求和基層治理的首要目標,以此充分體現基層發展的實踐成果帶給老百姓的實際滿足感,它通過各項量化的數字和基本數值等執政硬指標使基層民眾一目了然,能夠準確度量基層執政的長項和短板,能夠客觀測評基層治理取得的實效和存在的不足,能夠真實展示基層發展的強項和薄弱環節,使基層民眾對基層執政的總體狀況形成理性判斷,對基層執政產生的實際總量做出客觀據量,對基層執政形成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硬實力作出中肯評價,它使頂層設計更接地氣,政策執行更聚人氣,基層執政更有底氣,讓人民群眾在整體性滿足中既能切實享受豐碩的發展成果,又能真切感受豐富的實踐價值,最終實現人心穩定、民心振奮。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
[2]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1921-1949)上冊[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158.
[3] 逄先知主編.毛澤東年譜(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68.
[4] [6]習近平.在2018年全國“兩會”閉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3-21.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
[7]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1.
[8] 習近平.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1-06.
[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10]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11] 習近平.2017年新年賀詞[N].人民曰報,2017~0W)1.
[12] [13][14]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07-28.
責任編輯:羅添仁